首页 > 大数据资讯 > 国家级新区、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有哪些

国家级新区、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有哪些

时间:2020-09-08 14:34:45 慧数招商

改革开放后,国家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区内实行特殊政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又分别先后建立14沿海开放城市和设定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所辖县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断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成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又陆续出现了10多个国家级新区,近些年又设立了自贸区等。

经济特区 

为了稳妥推进改革,中国一直采取先局部试点、再推广经验的渐进式改革策略。改革开放早期,曾设立深圳、珠海等几个经济特区,区内实行特殊的政策。综合改革试验区与特区在性质上比较接近,但“试验”内容更明确。比如,有的针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有的针对资源环境问题等。 

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既着眼于产业发展的规律又着眼于区域发展规律。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同的产业之间如何互补,突出产业的集聚优势,政府都要发挥较大的作用。能够进入园区的企业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优惠提供工业用地和税收减免。 

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自贸区

自贸区即自由贸易区,园区内的生产、贸易和投资活动适用的关税、审批和管理政策灵活。

厦门自贸区

自贸区即自由贸易区,园区内的生产、贸易和投资活动适用的关税、审批和管理政策灵活。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主要是行政区划调整的一种措施,由中央政府批准设立并拥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新区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是一个市内的某一个区域。“国家级新区”的布局更多的会考虑怎么样通过新区的建设带动区域的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的增长极,改变整个区域的发展态势,有辐射效应。

目前,如果算上河北雄安新区,国家级新区总数为19个。

截至20174月,我国有7个经济特区、19个国家级新区、11个自贸试验区、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1、国家级经济特区(7个)

2、国家级新区(19个)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在各地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3、自贸试验区(11个)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4、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9个)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大陆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设立的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主要解决中国大陆长期存在的审批手续繁杂、机构叠床架屋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问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现存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居于最高地位。

截至20159月,全国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9家,内地每个省区均有分布,其中江苏省最多,有26家,其次是浙江省21家,山东省15家。

5、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6个)

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

6、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2个)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继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亦即中国的“新特区”。国务院已经先后批准了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

7、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5个)

上一篇        下一篇